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与背景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号召,结合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学校《必赢本科教学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修订)》内容,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制定本实训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本办法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实训教学管理,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软件行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有本科生以及参与实训教学活动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合作企业。
第三条 基本原则
实训教学应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注重效益、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以学生为中心:实训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发展进行,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成果产出。
(二)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真实项目,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三)创新驱动:鼓励学生在实训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实训教学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第二章 实训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管理机构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实训教学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教研室、教务办、学工部、实验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实训教学的规划、管理、监督和评估工作。
第五条 职责分工
(一)教学副院长主要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相关工作,包括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等工作。
(二)教务办主要负责实训教学具体安排,包括课表安排和备案工作。
(三)教研室负责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包括实训项目的选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实训教学的组以及实训教学的考核与评估工作。
(四)实验室负责实训教学资源的调配、实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实训教学的考核与评估工作。
(五)学工办负责配合实训学生管理、保障企业老师住宿等工作。
第三章 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第六条 实训课程体系设计
(一)基础实训:面向低年级学生,设置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基础实训课程,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专业实训: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专业方向(如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等),设置专项实训课程。
(三)综合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全程参与,提升综合能力。
第七条 实训平台建设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配备先进软硬件设备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日常实训教学需求。
(二)校外实习基地:与知名软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在线实训平台:利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搭建在线实训平台,支持远程实训和自主学习。
第八条 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任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技术培训和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认知。
(二)企业导师引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作为兼职导师,参与实训指导和项目评审。
第四章 实训教学计划与实施
第九条 实训计划制定
(一)年度计划:每年由教研室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行业趋势,制定年度实训计划。
(二)详细方案:每学期,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实训基地条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实训目标、内容、时间安排、指导教师、考核标准等,并报教务办审批和备案。
第十条 实训准备
(一)实训项目必须有大纲、指导书,明确实训内容、目的要求、步骤方法、仪器设备、报告要求和考核标准等。
(二)实训指导老师要提前写好实训方案,并做好教学设备及用品的准备工作。
(三)学生实训前必须预习实训内容,熟悉实训安排和内容。
第十一条 实训过程管理
(一)实训动员:实训前进行动员大会,明确实训要求、安全规范和考核标准。
(二)分组与分工:根据实训内容和学生能力,合理分组,明确每位学生的职责和任务。
(三)日常指导: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讲解实训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并示范操作,确保学生掌握实训技能。同时,指导教师需定期跟踪学生实训进展,提供技术指导和问题解决策略,记录学生表现。
(四)进度汇报:学生需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训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日志与文档: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日志,记录每日学习心得、问题解决过程和代码实现。
(六)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成果展示,通过项目演示、
报告讲解等形式,展示实训成果。
(七)实训结束:学生应提交完整的项目文档和源代码,指导老师需提交教学归档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成绩单、达成度报告、学生评分表等。
第五章 实训质量控制与评估
第十二条 考核机制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项目演示、报告评审、同伴评价、企业反馈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十三条 成绩记载及档案管理
严格参照学校《必赢本科教学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修订)》。
第十四条 质量监控
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学生反馈等方式,确保实训教学质量。
第十五条 持续改进
每次实训结束后,组织师生总结会议,收集意见与建议,对实训内容、方法、管理等进行评估与调整,不断优化实训教学体系。
第六章 校企合作与资源管理
第十六条 校企合作机制
(一)合作协议:与软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项目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训内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指导,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
(三)人才交流:定期组织企业讲座、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增进师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七条 资源共享与管理
(一)资源清单:建立实训资源清单,包括软硬件设备、在线资源、企业导师等,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资源调度:根据实训需求,合理调度资源,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资源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实训设备、软件和在线资源,确保资源的先进性和可用性。
第七章 安全管理与后勤保障
第十八条 安全管理
(一)安全制度:制定实训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等环境操作规程,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二)安全教育:实训前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实训过程中定期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
(三)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四)其他:统一为学生购买保险。
第十九条 后勤保障
(一)实训场地:提供宽敞、明亮的实训场地,满足学生实训需求。
(二)设备维护:定期维护实训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耗材供应:确保实训所需耗材(如纸张、墨盒、数据线等)的充足供应。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条 经费管理
(一)经费预算:每年根据实训教学计划制定经费预算,确保实训教学的资金需求。
(二)经费使用:经费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合理的原则,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
(三)经费审计:定期对实训经费进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
第二十一条 解释权与修订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有。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4年3月10日